高速發展的東莞。“世界工廠”東莞,正在發生巨變。遍地是工廠、到處是“打工仔”,一度是人們對東莞的刻板印象。但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東莞邁入轉型創新之路,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集聚了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又以松山湖科學城為主體,囊括了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等科研重器。
如今的東莞,已經邁入“智造+科創”的新路徑。
今年年初,東莞公布了經濟運行情況,2021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正式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由此,東莞也成為廣東省第三個“GDP過萬億”、“常住人口過千萬”的“雙萬”城市。
而在“雙萬”時代,身處粵港澳大灣區C位的東莞,又被賦予了新的期待。今年8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東莞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科創制造強市的意見》,將“打造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強市”列為東莞新時代崛起的目標。
如今,東莞正在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灣區創新高地。
坐落于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來源:南方日報“世界工廠”崛起1978年,牌照編號為“粵字001”的太平手袋廠落戶東莞虎門。作為中國首批“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的建立,正式拉開了“東莞制造”的時代大幕。
當年7月,國務院頒發了《開展對外裝配業務試行辦法》,東莞人又將這份文件稱為“22號文件”。文件宣布將廣東和福建等地作為試點,開展“三來一補”業務,即外商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可補償貿易。
在此之前,東莞幾乎沒有制造業基礎,“22號文件”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歷史。
乘上了政策的東風,東莞在一無生產設備,二無材料產地,三無產品銷路的“三無”條件下,緊緊抓住了機遇。“22號文件”頒行的第5天,港商到東莞考察,迅速選址籌辦太平手袋廠,隨后東莞很快形成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農村工業發展模式。
當時,沒有工業廠房,東莞人就利用閑置的祠堂、會堂、食堂、倉庫等作為臨時廠房,先創辦來料加工廠發展經濟,積累資金后再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從無到有,從有到多,通過這一方式,東莞實現了農村工業化的“原始積累”。這一歷史,也被東莞人稱之為“借船出海”“借雞生蛋”。
“三來一補”的機遇,讓東莞這個原本擁有110多萬人口的農業縣,一下躍升為遐邇聞名的制造重鎮。一時間,港商、臺商和外企紛至沓來,一座座工廠,如雨后春筍在東莞拔地而起,東莞百萬農民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規模化“洗腳上田”。
從1978年到2008年,30年間,東莞經過數次外向型經濟結構調整,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異軍突起,“東莞制造”行銷全球,東莞也被稱為“世界工廠”。2000年,時任IBM亞洲區副總裁李祖藩評價東莞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性稱:“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
但隨著加工貿易業務的深入發展,有限的土地資源、外向依存度高等問題日益凸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發,更是讓這座敏捷機變、在制造業上從未停止過進化的城市,加快了轉型的步伐。
其實早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東莞就一直在謀劃轉型之路。2007年1月,東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正式確立了“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的發展戰略,即將資源主導型經濟轉向創新主導型經濟。
在金融危機“倒逼”之下,準備充分的東莞迅速邁入了創新發展的新路徑。當年5月,東莞鋪開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試點,并制定“1+26”政策體系,如將“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提高到每年20億元;出臺“八個10億元”幫扶政策等。適時的轉型,又給這座“世界工廠”帶來了新的活力。
以自主創新突圍
東莞轉型的這一年,銷售注塑機周邊設備的退伍軍人吳豐禮,也意識到“沒有核心技術,將永遠受制于人”。帶著50萬元啟動資金,他創立了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銷售國外的注塑機設備,轉型為自主研發生產。
現任拓斯達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的張朋,也是在這一年加入了拓斯達。他向澎湃新聞介紹稱,最初拓斯達是以研發注塑機周邊設備為主,但一個偶然,讓拓斯達開始進軍自動化設備領域。“當時我們老板去工廠參觀,剛好遇到一個組長也是退伍軍人,兩個人就想掰手腕,這時才發現這位組長只有4根手指,了解后知道,這位組長在開注塑機時模具合上了,手卻沒來得及抽出來。”創始人吳豐禮第一次意識到,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背后,是工人們用身體換錢,而研發自動化設備,才能大大改善這一問題。
但自主研發的道路并不好走。當時國內企業只能組裝國外的自動化設備再進行貼牌銷售,在控制和伺服上沒有核心技術,非常被動。張朋說,自動化設備都需要程序來進行操作,而當時國外程序是封鎖的,后續如果出現問題,或者調試、變更參數,都要由國外公司操作,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別人手里。彼時國內尚無民營企業涉足自動化設備領域,人才稀缺,拓斯達在籌備團隊方面上就耗費了大量時間。“但如果想做自動化產品,就必須要做自主研發,不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是很難發展長久的。”張朋說。
2011年,拓斯達成功推出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機械手控制系統,隨后自主研發的五軸、三軸伺服機械手陸續下線,實現了自主替代,并在三年內迅速拓展市場份額。
借助自主創新,拓斯達的控制系統硬件成本僅為當時從日本采購的控制系統成本的1/10。而且拓斯達的機械手控制系統完全對客戶開放,解決了國內廠商在使用進口設備時面臨的“價格高、服務不及時”等困擾。
在拓斯達大展拳腳之際,2009年,一家只有30多人的小廠——東莞和樂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了。這家原本做海外品牌耳機貼牌的公司,敏銳地嗅到了政策的動向。
2010年,東莞和蘇州一起成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次年年底,東莞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正式確立了“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戰略決策,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政策。
剛成立不久的和樂電子則緊跟東莞的發展戰略,十年間,從最初的加工貼牌,發展為一家集產、研、銷于一體,專業從事無線音頻設備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并培育出核心品牌QCY。2020年,和樂電子的工業產值已經突破10億元。
在持續大力改革下,至2015年,東莞在確保增長率不下降的前提下,通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已經分別達47%、36%,傳統制造業則從2010年的22.9%下降到18.8%。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一期工程(第一批)。來源:東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網站“智造”擦亮金字招牌東莞在全市戰略性轉型升級之余,抓大不放小,同時推動企業進行差異化和個性化發展,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世界工廠”東莞都在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來支撐工業發展,但在經濟發展新態勢下,如何解放生產力,提高成本、人力優勢,成為了新的課題。
伴隨著工業4.0概念的提出,2014年8月,東莞市政府發布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將工人從流水線上的密集勞動中解放出來,轉型為技術型人才,同時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為此,東莞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2億元,資助企業利用先進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的技術改造。
專注自動化設備自主研發的拓斯達,作為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的企業,也加入了這場浩浩蕩蕩的“機器換人”行動。
“當時政府在大力推動,組織了我們幾家自動化設備單位在東莞幾個鎮進行巡回匯報,介紹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好處,同時如果方案落地,政府還會補貼30%的資金,當時企業的熱情非常高漲。”張朋說,每次匯報完都會有很多企業聯系他們,他清楚地感受到這場行動對東莞整個制造行業的重大影響。
張朋告訴澎湃新聞,在3年“機器換人”行動最初實施時,企業多為被動改造,而且以大企業為主,小工廠的主觀改造意識并不強。但在政府的鼓勵和補貼下,改造后的企業很快就嘗到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甜頭,鼓舞了更多觀望的企業。因此,即使在“機器換人”計劃結束后,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自動化改造。
正是在“機器換人”計劃實施的次年,2015年,東莞厚街的一家家具廠,在軟體家具行業率先邁入了數字化改革的道路。
品牌成立于2004年的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已經在東莞深耕10多年。“受珠三角整體人工成本上漲趨勢影響,我們的人工成本每年增長超過8%,而且傳統生產組織方式的弊端隨著經營規模擴大日益凸顯,比如管理方式落后,生產效率低,經營成本高等,促使我們尋找新的路徑。”慕思股份流程信息中心負責人陳文澤說,這些瓶頸再加上國家持續推進數字化戰略,讓他們決心探索數字化轉型。
不過,最初轉型并不算順利,“當時數據比較薄弱,工人們對數字化的理解也不深刻,流程體系不完善,而且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企業”。轉型初期,從生產線設計、設備定制到控制系統開發,慕思相當于在“無人區”探索。
他們成立了專門的數字化研究院,并且與西門子、舒樂、禮恩派等企業合作,引進了全球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和工業流程,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制造過程中的工藝數據化、生產自動化、信息自動化、物流自動化,“最終我們可以實現從客戶下訂單到產品交付,流程全部自動化”。
過去,一個床墊的圍邊需要多位工人不斷手動翻轉床墊,效率低且質量不穩。轉型后,工人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操控機器作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縮減了交貨周期,產品合格率也從原本的95%提升到了99.5%。
如今,慕思已成為東莞目前唯一一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家具企業,其數字工廠也成為了行業轉型的模范。
在三年“機器換人”計劃結束后,東莞也沒有放棄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路徑。數據顯示,2018—2020年期間,東莞共對超過1200家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給予資助,實現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提升223%,還通過工業互聯數字化升級政策引導了一批企業搭建工業級網絡平臺,高效連接生產、經營、管理等各要素的信息資源,推動一半以上的企業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了70%以上,接入平臺的設備產能利用率平均提升30%。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各地人員流動受限,不少地區的工廠都面臨缺人停工的狀態。但東莞得益于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打下的堅實基礎,在2020年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7.9%的情況下,4月起迅速止跌回升,展現出了東莞制造業的強勁韌性。
在今年召開的東莞全球招商大會上,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曾說:“制造業是東莞的底盤,是東莞的本色,也是東莞的韌性所在,我們將踏踏實實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把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東莞松山湖。來源:創新松山湖微信公號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東莞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陳立平在回顧東莞發展歷史時曾說,“東莞雖然不是經濟特區,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先走了一步,而東莞要發展,也必須先走一步。”
時間回到2001年。當時東莞已經是出口額全國第三的國際制造業基地,但在打好制造業這張王牌的同時,敢為人先的東莞人,又將目光望向了更長遠的地方。“傳統制造業都是要素驅動,是有限的,我們東莞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只有技術創新的高度是沒有天花板的。”現任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委員的梁展鴻,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在松山湖最初建設時,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個周邊種滿了荔枝的水庫,20年后會如何蝶變。
彼時的松山湖還是一個大型天然水庫,位于東莞城市地理中心,地勢空曠、交通便利。在2001年7月的東莞市政府會議上,松山湖首次被劃為了承載東莞科技騰飛夢想的地方。當年11月,經廣東省政府批準,“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正式成立。
20多年來,梁展鴻親眼見證了松山湖的從無到有,以及能級的不斷提升。
2010年,松山湖成功獲評國家級高新區,這讓松山湖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2012年,創立于深圳的華為,陸續拍下松山湖1900畝土地,總投資100億元,于2014年動工建設松山湖歐洲小鎮作為華為在東莞的總部。華為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松山湖的認可,也吸引了上下游相關的企業紛至沓來。
在過去十年間,松山湖集聚了華為終端、華貝電子、生益科技、普聯技術、歌爾智能等一批信息技術產業的龍頭企業,將東莞本就擅長的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全。目前松山湖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成為超千億規模的支柱產業,規上企業95家,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91.6%。
談及松山湖企業發展的經驗,梁展鴻說,離不開“集聚”二字。“引進企業,我們不是簡單提供土地和廠房,而是為企業打造一個全鏈條式的發展模式,比如說信息技術產業,我們集聚了從基礎設備、通訊網絡、研發、平臺、生產、運用管理到應用服務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通了上下游企業,讓企業能夠抱團集聚發展”。
在華為拍地的同一年,巍峨山下偏僻的山坳間,正在破土動工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還未顯示出全貌,只有少數人真正意識到這一大科學裝置蘊藏的能量。作為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型散裂中子源,該項目不僅結束了珠三角地區沒有國家大科學裝置的歷史,也像一個巨大的磁鐵,為松山湖吸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科學人才。
10年后,中子源路沿線,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串珠成鏈,已經形成了全球一流的創新平臺矩陣,勾勒出松山湖科學城的清晰輪廓。
如今,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進光源等多個全球領先的大科學裝置將落地松山湖。松山湖的能級也在不斷提升,2015年,松山湖成功入圍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20年,松山湖科學城正式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成為國家科技戰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園”到“城”,近10年來,松山湖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的綜合排名從52位最高排名躍升至21位;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從19家增長到68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從9家增長到141家;松山湖高新區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從3.93%提升至15.28%;2021年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09家,超過2012年的10倍。目前,松山湖已經逐步打造成一個全要素、全鏈條、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體系。
今年8月底,廣東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支持東莞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科創制造強市的意見》,其中在強化源頭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加速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等方面直接“點名”松山湖。作為東莞科技創新的龍頭和引擎,它不僅承載著東莞的科技夢想,也是引領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創新引擎。
十年間,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東莞已經構建了從源頭創新到技術創新再到產業化應用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了由19萬家工業企業、1.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738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4家專精特新企業、66家上市企業和19家超百億企業、3家千億企業等組成的先進制造體系。
如今,面對“雙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立足“雙萬”的新起點,東莞也將接續奮斗。今年年初的東莞市黨代會提出,未來東莞將繼續增強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的新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堅守東莞制造業發展的底色和優勢,吸收利用大灣區高端科創、金融、人文資源,深化與廣深港澳等城市的創新協同、產業合作和互融互通。
過去的十年,東莞主動謀劃、搶抓機遇,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的重大戰略,演繹出了一場傳統制造大市蝶變的大戲。未來,先進制造與科技創新將在莞邑大地齊飛。東莞,更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